4月20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艺术学院师生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学习实践,深入了解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领会航天精神内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作为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航天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誉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行星探测、北斗、嫦娥、天链的“母港”。

艺术学院师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于新辰的陪同下,近距离参观了火箭发射塔架、火箭实体厂房等地,详细了解了卫星发射的各个环节,从卫星的研制、组装到火箭发射升空的全过程。


参观结束后,于新辰线上为艺术学院学生进行了科普讲座。“2010年,我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在网络上全程观看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直播,感到非常激动,也点燃了我的梦想。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工作和清华推研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大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追寻自己的航天梦。因为我觉得待遇、城市都不是应该最先考虑的,最重要的是能干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能为国家作贡献。”于新辰从心路历程出发,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成长为“身经百战”航天人的经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同学们被航天人勇于攀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主创新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讲座最后,于新辰勉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于新辰,现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地面分系统指挥员。扎根山沟13年,历经3大分系统、10余个岗位锻炼考验,一步步成长为技术阵地01指挥员。作为优秀科技人员代表,2018年新春之际,于新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8年5月获评安徽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6月,上榜“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2022年,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执行航天发射任务“100+”的分系统指挥员。
撰稿:艺术学院 蒋家伟 摄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责任编辑:艺术学院 左小蓉 审核:艺术学院 余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