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简介
黄山市,史称徽州、新安,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以其四季斑斓的自然禀赋和贾而好儒的人文积淀著称于世。烟雨村落里,水墨田园中,跨越数千年的徽州艺术,璀璨了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方天空。这里,曾诞生过以清淡简练的笔墨、秀逸清雅的勾勒、清高悲壮的气质为独特风格的绘画流派——新安画派,涌现出诸如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渐江、虚谷、黄慎、黄宾虹、汪采白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画家;诞生了徽派民间四雕——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和独特的雕版印刷工艺,以及中华文房四宝为代表的遍布城乡的众多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坐落着以“粉壁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为表型风格的徽派建筑古民居——西递、宏村,以及星罗棋布的述说沧桑、乡愁、繁华的古村落;孕育过徽剧、目连戏、徽州民歌,出现过与聂耳齐名的中国现代著名民族音乐家张曙......时至今日,这里仍以其厚实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成为师法造化的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就诞生在这片艺术沃土上。学校于1991年设置艺术教研组,2004年设立艺术系,2011年成立艺术学院。现设有工艺美术(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6个本科专业;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 设有《中国非遗大全》安徽编委会、黄山市乡村振兴创新设计研究院、黄山文创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黄山学院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研究中心、艺术学院非遗技艺馆、徽州美术馆和教授工作室、非遗大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企业专家工作室等46个教科研平台。
学院在校生近1500人;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优良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教工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3人;博士(生)20人,柔性引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人、企业CEO等32人。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骨干人才5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学校最美教师4人。
近年来,艺术学院立足“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地方发展,锚定长三角一体化、安徽省“三地一区”和十大新兴产业、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九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内涵建设为主题,实施课堂+工作室+企业+项目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将立德树人写在安徽大地,发挥“创意黄山”“体验黄山”“书画徽州”“戏曲徽州”学科专业支撑功能,传承优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贡献新兴产业,培养复合应用型文旅艺融合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聚焦“德艺双修、知行一体、创意创新、特色发展”,建设高质量艺术教育体系。立足皖南,服务安徽和辐射其它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将学院建成徽州艺术传承创新基地、安徽数字产业创意基地、长三角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国网、中青网、安徽网、黄山日报、黄山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专题报道艺术学院。
近5年来办学成果:
●产品设计专业获批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获“全国非遗教育贡献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联、黄山市人文社科一、二等奖3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等。
●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中国非遗大全》安徽编委会。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文旅部基金项目4项。
●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三八红旗手。
●教师指导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第四名—优胜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金牌,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冠军,世界设计界“红点奖”、“IF奖”等11项,获省级以上学科大赛奖600余项。
●教师获省部级基金项目、教研项目共70余项,国家专利近300项,论文300余篇,各类著作教材20余部。
●学生就业率稳定学校前列,毕业生分布在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合肥、黄山等地,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产品设计专业
1.培养目标
围绕“文化+生态+旅游深层次构建”内涵,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和中国设计文化底蕴,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定义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并能针对产品设计的资讯、定位、创意进行综合表达,能自主学习并且持续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从事工业产品数字化研发、文化与生活用品创新设计、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文旅品牌策划与服务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
2.核心课程
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三维设计基础、效果图技法与表现、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产品形态设计、产品语义设计、工程基础、设计制图与CAD、数字化辅助产品设计技术、信息与可视化、产品CMF设计、模型制作与3D打印技术、设计考察与文创、家具设计、徽州民间造物设计、产品设计开发与管理、产品精修与展示、作品集设计与制作、学科前沿等相关课程。
3.优势特色
2022、2023连续两年中国校友会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一。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植徽州大地,以产品设计语言传承、以多维形态构建现代设计面貌”,形成了课程、专业实践/跨专业创新创业实训、项目、竞赛、实习与社会实践、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体系。近两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100%。
工艺美术专业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及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能够系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理论,掌握传统工艺的造物方法、当代设计理念和智能制造方式,熟悉工艺美术和非遗传承保护及衍生设计的方法,能够通过工艺美术材料属性及艺术语言表达主观情感,具备基本的工艺美术作品审美鉴赏能力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能力,具备融合传统工艺技能与现代绿色设计、数智人文价值理念与实践的工艺美术领域复合应用型人才。
2.核心课程
设计审美与文化(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构成基础、白描、书法、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传统及现代手工艺基础(陶瓷工艺基础、漆工艺基础、传统绘画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传统及现代手工艺设计与制作(漆平面技法与表现、陶瓷成型与装饰工艺、综合材料技法与创作、装饰雕塑、新安绘画、徽州木刻版画、传统髹饰工艺);传统及现代手工艺研发(漆艺创作、陶艺创作、非遗衍生品设计、手工文创设计与品牌管理)等。
3.优势特色
徽州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本专业立足“徽文化”这片沃土,致力非遗技艺传承创新与现代工艺的开发实践。为全国非遗教育贡献奖专业。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为学校优秀科研平台。师生获世界技能大赛第四名和全国技能大赛金牌。
现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其中1人获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任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油漆与装饰项目中国教练组组长。近 3 年在各类项目与竞赛中,获批国家艺术基金1项、省部级各类项目与奖励 70余项,多人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设计特点,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平面(印刷)设计和数字媒体技术,能从事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核心课程
信息可视化设计,包装系统设计,出版物系统设计,品牌形象系统设计,展示设计,文化创意设计,视觉界面设计,动态视觉设计。
3.优势特色
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致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媒介技术融合,注重文旅融合,设立“艺术+旅游”专业模块、信息处理设计模块、数字媒体设计模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块,实施案例、项目化教学,强调影音文字信息整合的多感官信息传递设计,培养学生具备多元化设计思维,掌握三维立体及动态设计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环境设计社会需求为立足点,培养具有中国设计文化底蕴和国际设计文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领域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2.专业核心课程:
人体工程学与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材料与工艺、建筑设计方法学、模型制作与工艺、景观设计原理等。
3.专业优势特色:
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充分利用皖南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专业教学,在设计理念、设计心理、设计风格等方面将优秀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设计风格,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契合新时代要求的环境设计专业方向教学体系。
音乐学专业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核心课程
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音乐、舞蹈编导与表演、中西方音乐史与作品赏析、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3.优势特色
声乐、钢琴、器乐、音乐理论四个方向。充分利用徽州文化的优势,将徽州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特色的音乐作品。多数教师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担任省级或国家级评委或指导老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1.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劳面发展,掌握影视后期创作、网络视频制作、互联网产品开发、网络交互设计制作等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方法,并具备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数字图像技术领域、专业设计创意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等,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2.核心课程
设计基础、动画原理、视听语言、剧本创作与分镜、摄影摄像基础、非线性剪辑、数字三维设计、影视后期制作、交互界面设计、虚拟现实应用设计、设计创意实践。
3.优势特色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与课程实践教学、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构建基础性认知实践、设计性专业实践、综合性创新实践三个递进层次的,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