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考研再创佳绩,4名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分别被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录取。这一成绩,不仅是学生勤奋刻苦的结果,更是艺术学院长期以来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与考研工作的直接体现。
党建引领:OBE教育理念实践模式探索
自2021年产品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梁军副教授牵头组建“梁军设计工作室”并担任主导师,陈斗南、吴名立、程秀珺等党员教师为导师组成员。工作室旨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以学生为本,以成果为导向”,深入实践OBE教育理念,探索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协同模式。

工作室每学年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遴选,录取 8-10名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由工作室党员教师进行义务教学与辅导。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以“修精艺、炼达术”为格训、“不精己、精其事”为心训、“物归原、事归果”为行训、“非易世、为善世”为业训,对学生在格局视野、心志品性、行为习惯、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素养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培养,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实行淘汰;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教、学、做、赛”为日常任务,并以学生考研与高质量就业为成果导向,构建了“考研”与“职业”双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在“考研”培养模式上,针对设计学科的考研科目要求,并结合工作室导师组成员的研究领域与专业擅长进行了清晰的分工。其中,梁军负责快题设计教学、陈斗南负责设计史论教学、吴名立负责作品集辅导、程秀珺负责考研英语指导,为学生的考研之路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硕果累累:考研喜报映照育人成效
翻开工作室学生的考研光荣榜,一串串闪亮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2023年,2019级胡艳同学被中国计量大学录取,为工作室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在考研上的零的突破。
2024年,2019级4位同学在初战折戟后,工作室导师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辅导,二战全部上岸。其中,宋昊阳、李斯本两位同学被湖北工业大学录取,郭杭飞同学被中国计量大学录取,王竹柳同学被西华大学录取。
2025年,2021级工作室学生考研捷报频传。徐泽轩同学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陈振宇同学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刘苏熠同学被中国计量大学录取,吴亚楠同学被安徽农业大学录取。

一年比一年优异的考研成绩,既映照出党建赋能下工作室愈来愈扎实的育人成效,更成为了深入推动设计学科学风建设的有力支点。
研途心语:梦想在工作室的灯光下点亮

徐泽轩(考取南京理工大学):“备考的日子是艰难但充实的,工作室就像一个大家庭,和小伙伴们一起画图、讨论方案、分享学习资料、互相打气。工作室各位老师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给予我们精心的指导,更在我们迷茫时点亮方向,焦虑时给予鼓励。遇到瓶颈时,老师们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引导我们找到突破口。考研复习时,老师们在备考、初试、复试各个环节,都为我们全力以赴,为我们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些挑灯夜战的夜晚,因为有了集体的温暖而不再难熬。”
陈振宇(考取南京林业大学):“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平台。从大一进入工作室开始,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和各项设计竞赛,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老师们经常邀请行业大咖讲座,这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对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坚定了考研深造的决心。在考研的道路上,老师更是悉心辅导,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方法,更给我们信心与信念,能就读黄山学院,真的非常幸运。”
赋能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除“考研”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效外,在“教、学、做、赛”上,工作室学生在各类设计竞赛中获奖超百余项,其中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英国生态设计奖、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赛事获奖。此外,先后邀请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浙江大学应放天教授、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张剑教授等学界泰斗和业界名家进行交流与指导,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职业”培养模式上,通过与安徽卫视及竹艺轩等本地非遗企业的数轮实际项目合作,全面锤炼了工作室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工作协同能力。此外,与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浪尖设计集团、杭州飞鱼设计、深圳上善设计、深圳鼎典创造体集团等行业领先机构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已有多名学生入职飞鱼设计与鼎点创造体等企业,并为我校设计学科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构建了良好的“传、帮、带”环境。
展望未来,工作室党员教师将继续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多怀揣设计梦想的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我校设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贡献力量,在黄山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撰稿、摄影:艺术学院 陈斗南 责任编辑:艺术学院 蒋家伟 审核:艺术学院 余雪芳